2024年梅雨时间预计为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各地具体入梅时间和出梅时间都略有差别,请以当地气象局最新播报为准。
上海
入梅时间:6月19日,与常年(1991至2020年平均)持平。
梅雨特点:今年上海地区的入梅形势总体较为典型,与长江中下游区域梅雨影响基本一致。雨带有明显的自江南地区北跳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过程(雨带北跳)。
梅雨情况:入梅当天,上海地区就出现暴雨天气。截至6月19日14时,上海全市普降大雨到暴雨,最大雨量为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66.4毫米,最大小时雨强35至40毫米。目前降水较为稳定,小时雨强大致维持在30至50毫米(湿黄梅的特征明显)。
未来趋势:本次暴雨过程将于20日白天逐渐减弱,之后雨带将在上海附近南北摆动。短期内看,预计上海在23日和25日还将有两次大雨-暴雨过程。上海市气候中心预计,今年上海出梅较常年偏晚、梅雨量多于常年的可能性较大。
预计未来10天梅雨带将稳定维持在长江中下游,需关注梅雨期强降水影响。
常年梅雨季情况:上海地区常年(1991至2020年平均)入梅时间为6月19日,出梅时间为7月10日。全市梅雨量240.1毫米,市区徐家汇站梅雨量262.5毫米。
1991年以来上海入、出梅时间年际变化明显,入梅时间分布在5月30日至7月6日,出梅时间分布在6月23日至7月26日。
自上海有历史气象观测记录(19世纪70年代)以来至今,上海入、出梅时间在年代际波动中呈现显著的推迟趋势,梅雨量则呈现略微的增加趋势。上述特征与气候变暖和海洋的年代际变率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相联系。
上海有历史记录以来,梅雨量最多的是1999年,该年梅雨期暴雨日数多达8天(常年约1天)。其中,大暴雨日2天,并出现了连续4天的持续性暴雨过程。2020年长江中下游遭遇暴力梅袭击,上海梅雨期也出现了3天暴雨日。
和历史早期的梅雨相比较,近代上海梅雨呈现出一些非典型特征,主要体现在:连阴雨程度减弱;降水的空间分布均;弱降水现象减少,强降水增多且降水的极端性增强。
江苏
入梅时间:6月19日,与常年入梅时间一致。
梅雨特点:今年江苏省梅雨季呈现出雨带南北摆动、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将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降水间歇沿淮淮北地区可能出现局地高温。
梅雨情况:截至目前,今年江苏淮河以南地区平均梅雨量300至500毫米,较常年明显偏多;梅雨期间,淮北地区平均降雨量150至200毫米,较常年同期正常略偏多。预计7月上旬中后期出梅,较常年偏早。
截至6月19日16时,江苏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水,沿江苏南地区雨量中等,局部大雨,其中南通市市区新开街道18日16时至19日16时的24小时累计降水雨量达到59.0毫米。预计后期21日还将出现一次全省性强降水天气过程。
未来趋势:据最新气象预报结果显示,入梅一周内,江苏省降雨区域特征明显,沿江和苏南地区降雨持续,部分地区降水强度大,并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淮北地区降雨较少。
未来十天内,江苏地区将有4次降雨过程,其中21日至22日降水强度大、影响范围广。预计,淮河以南地区累计雨量达100至300毫米、局部地区有350至400毫米;淮北地区累计雨量为1至50毫米、局部地区有100毫米左右。强降水期间,局地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8至10级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常年梅雨季情况:据气象资料统计,江苏常年入梅日为6月19日,出梅日为7月13日。淮河以南地区常年梅雨量256毫米,梅雨期间普遍出现区域性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的天气过程。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梅雨量出现在1991年(738.8毫米)。
浙江
入梅时间:6月9日,与常年平均入梅时间(6月8日)相近。
梅雨特点:浙江省自入梅以来,梅雨带稳定维持在江南一带。梅雨量呈现明显南多北少特征,浙江中南部地区强降水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特别大,强降水落区高度重叠。
梅雨情况:自6月9日以来,截至目前,浙江省平均梅雨量170毫米,丽水市面雨量374毫米,已超常年梅雨量(357毫米)。其中,庆元县面雨量546毫米,超常年6月平均总雨量(361毫米)185毫米,庆元气象站点雨量破历史6月最多纪录。
未来趋势:受副热带高压加强北抬影响,目前梅雨带已北抬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浙江南部地区持续性强降水结束。预计未来一周浙江省北部地区多过程性强降水,南部地区以午后分散性雷阵雨为主,并伴有局地短时暴雨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常年梅雨季情况:浙江省常年平均入梅时间为6月8日、出梅时间为7月8日,梅期长达30天,降水量上,除“空梅年”外,降水量最少出现在1978年(84.3毫米),降水量最多的年份为1954年(623.5毫米)。
梅雨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如,1993年至1999年连续7年梅雨量大于400毫米。2003年至2007年连续5年梅雨期明显偏短、梅雨量小于200毫米。2015年至2020年间,出现5年梅雨量大于400毫米。
安徽
入梅时间:6月19日,较常年(6月15日)偏晚4天。
梅雨情况:入梅后,安徽省始终处于雨带影响下,并且南北摆动。
发展趋势:预计,25日前主要的降水区域位于淮河以南,持续的持续强降水可能导致的城市内涝、中小河流和水库洪水;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需关注山洪、地质灾害,降水期间还伴有有短时强降水、局地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同时淮北21日前无有效降雨。
常年梅雨季情况:淮河以南平均入梅时间为6月15日,出梅为7月12日,梅雨期长度(以下简称梅期长)27天(其中沿江江南平均入梅日为6月15日,出梅日为7月10日,梅期长25天;江淮之间入梅日为6月21日,出梅日为7月12日,梅期长21天)。
淮河以南入梅最早是1995年5月24日,最晚的是1982年7月9日;出梅最早是1971年和1988年,均为6月23日,最晚是1998年8月4日。
湖北
入梅时间:6月18日,较常年平均入梅时间相近。
梅雨情况:6月18日晚开始,雨带北抬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省进入梅雨季,入梅较常年略偏晚。
今年汛期以来(5月1日至6月18日)全省平均降水量127.4毫米,较常年偏少近5成。其中宜昌东部、襄阳东南部、荆门、随州、孝感、天门、潜江、仙桃等地偏少6至8成。
未来趋势:未来一段时间湖北省将进入降雨集中期,特别19日至30日雨水集中、强度大、致灾风险高。预计,7月中旬后期至下旬前期出梅,其中6月底前湖北省雨水集中、强对流天气多发。
常年梅雨季情况:湖北省梅雨季(6月1日至7月20日)是湖北一年中降水最为集中的时段,5个旬的降水量约占主汛期(6至8月)雨量的62%,占全年总降水量的27%。
根据《梅雨监测指标GB/T33671-2017》,湖北省1991至2020年30年平均入梅日为6月15日,出梅日为7月11日,梅雨期平均长度为26天,梅雨量315毫米。
梅雨期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且年际间差异较大,最早入梅5月26日(2001年),最晚入梅7月10日(1982年),最早出梅6月13日(1994年),最晚出梅日8月4日(1998年),梅雨量最多829毫米(2020年),最少47毫米(1965年)。
本文转载网络分享,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网址:http://hsx.jfweb.cn/87949.html
免责声明:本文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认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glmpjh@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